近年来,山西公司把行风建设工作纳入企业和谐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规划,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紧密结合,以行风建设促优质服务,不断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提升了服务品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行业作风事关企业形象,也是关系企业发展和人心背向的大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和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加强领导作风和行业作风建设。为此,省公司从强化领导体制入手,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行风评议领导组,以及由各职能部门参加的民主评议行风办公室,负责行风评议的日常工作。省公司与分公司、分公司与支公司、支公司与营业窗口逐级签订行风建设责任状,做到奖罚分明、严格考核。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抓机关必须抓基层”的原则,把行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融入具体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行评领导组成员还经常深入到各分公司、支公司检查、调研、指导、督促行评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进一步加大了行评工作的力度。
同时,省公司不断建立和完善行风监督体系。目前,省公司、分公司、支公司设立纠风和行风建设机构115个,有专兼职人员270名,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2807人,设立举报电话221部和投诉举报箱1275个。2007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召开用户座谈会90次,走访用户4383户,开展检查193次,有效地发挥了纠风和行风建设机构的监督作用。
在2007年的“规范化管理年”活动中,省公司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品质评价管理办法,推进优质服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推广《营销服务行为规范手册》、《服务品质管理标准手册》等,全面落实供电服务社会监督奖励办法,开展供电服务满意度调查。为了推进优质服务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优质服务常态管理,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省公司聘请国内著名服务品牌管理咨询机构——上海希尔管理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于
为进一步深化供电优质服务“民心工程”,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省公司加强了客户服务中心和营业窗口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客户服务中心的协调指挥功能,真正做到“一口对外”;制订和完善优质服务相关工作标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拓宽对外网站、短信平台、充值卡交费等服务功能,简化业扩报装程序,建立大用户报装“绿色通道”;坚持依法调度和“三公”调度,完善电厂、大客户定期走访、沟通交流机制,规范并网调度协议和购电协议,营造了发、供、用和谐共赢的良好氛围。
率先垂范履行责任
作为国有骨干能源企业,省公司深刻把握企业的角色定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关注民生,把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最具社会责任感的电网企业作为公司的使命与责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蓝天碧水”工程,省公司严格执行差别电价等节能减排政策。2007年,省公司配合政府对2920家严重污染企业和1500家环境违法企业采取停电措施。积极开展发电权交易,提前完成42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负荷转移和50万千瓦风力、煤层气、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配套电网工程。主动配合发电企业完成90万千瓦机组的脱硫改造工作。完成发电量指标转移13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8.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0吨。全力服务新型能源基地建设,畅通大容量、高效率机组并网“绿色通道”,建好重点电源项目配套送出工程。积极开展环保经济节能调度,优先调度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机组发电。
服务“三农”,全面贯彻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是省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2006年,省公司投资7965万元,经过5个月的顽强拼搏,完成了全省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彻底解决了忻州、大同等7个市、34个县、652个自然村、17500余户近65000人的用电问题,圆了山区百姓多年的用电梦。
2007年,省公司继续做好农村“户户通电”工程的后续管理和省政府移民并村搬迁户的通电工作,实施农村电气化建设、一户一表改造、排灌供电设施改造等一系列“惠农工程”,又建成1个电气化县、11个电气化乡、280个电气化村、1707个路灯亮化村和344个村饮水解困供电配套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省公司还将投资3.45亿元,完成32.9万户尚未改造农户的“一户一表”改造;投资23亿元,分批改造全省31500座农业排灌台区;开工10千伏及以上扩建、增容、改造项目971个,全面实施农村煤矿等高危行业用户的“双电源”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电气化示范工程,建设1000个电气化示范村,完成10000个村的用电综合治理;快速跟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建农网35千伏输变电项目121个。
省公司率先垂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服务我省新型能源基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提升服务强化监督
省公司坚持以“让客户满意、让政府放心”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扎实推进行风建设,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近年来,省公司切实履行“四个服务”宗旨,不断强化“内质外形”建设,严格职工服务“十个不准”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加强服务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客户服务中心功能和95598客户服务系统,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拓展服务深度和广度,健全优质服务常态机制。
省公司及所属各级供电企业积极参加当地政府举办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定期参加政府行评办举办的《政风行风热线》《政风行风面对面》节目和《政风行风监督》栏目,进一步增强“四个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晋城供电分公司从晋城电视台《行风大家谈》节目中得知阳城凤城镇赵庄村的农民赵龙水家想把屋顶上有一条危及安全的高压线拆除,当天便派人到赵龙水家了解详情,测量设计改线走向,7天内为赵龙水家排除了隐患。
2006年,省公司设立了500万元的供电服务社会监督专项奖励基金,专门向社会各界有奖征集意见和建议,对投诉举报危害电力设施和扰乱供用电秩序公司、职工违反“三个十条”等行为的社会各界进行重奖。2007年,省公司在全系统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客户经理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建立了重大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度,自上而下开展了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动,营销“三个中心”逐步完善,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客户的“大集中”式营销自动化系统在全国率先上线,多元化收费方式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省公司在全省中央驻晋企业和十大公共服务行业中率先启动了以“和谐电力、服务社会”为主题的“优质服务年”活动,及时制订并出台了5项主要措施,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了“青春光明行”暨“和谐电力,服务社会”优质服务主题日大型宣传活动,多次组织营销普查、电费电价、优质服务等专项检查,切实解决供电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服务承诺落到实处。
围绕省委、省政府扩大对外开放、沪港招商、两区开发等重大战略部署,省公司畅通大客户“绿色通道”,落实承诺制、公示制、首问负责制等工作制度,主动服务全省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供电服务环境,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和一致好评。
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转变行风和作风建设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行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新的形势下,省公司将继续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行风建设引向深入,高标准地履行职责,为推进公司再上新台阶和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服务新基地、新山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