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技术的划分最早起源于美国能源部。第一代核电站是指核电由军用转为民用时的技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成的核电站属于第一代。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核电站都属于第二代。第三代核电站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西屋公司的AP1000与法国德国合作的EPR,都属于第三代技术。
上世纪90年代,为了统一审批标准,缩短审批时间,消解由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的负面影响,世界核电界集中力量研究,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了“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即URD文件(Utility Reguirements Document),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即EUR(European Utility Requirements)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防范与缓解严重事故、提高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国际上通常把满足URD文件或EUR文件的核电机组称为第三代核电机组。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主要包括:美国的西屋公司AP1000压水堆技术,法国阿海珐?AREVA?与德国西门子联合研发的ERP压水堆技术。目前核电设备制造商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德国,大致正在形成通用—日立、东芝—西屋、三菱重工—阿海珐以及俄罗斯和加拿大五个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