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灵萍
2017年4月24-27日,办机关党员干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赴河南林州、兰考学习红旗渠和焦裕禄精神。在短短四天的学习期间,我们一次次被英雄所创造的奇迹震撼,一次次被英雄的事迹感动落泪,一次次的感受到灵魂激荡和心灵洗礼。尽管红旗渠的建设已近60年了,焦裕禄离开我们也50多年了,但红旗渠、焦裕禄精神却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做党的好儿女,做党的好干部。
一、红旗渠焦裕禄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在红旗渠干部学院,我们聆听了聂广睿教授所做的“红旗渠精神及时代价值”,了解了红旗渠奇迹产生的背景、原因及深远影响,深刻领会了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在红旗渠纪念馆,我们通过图片目睹了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亲身体会了林县人民历时10年战天斗地的感人故事,期间共有81名干部牺牲:有舍己救人的妇女营长李改云、凿洞能手王师存、除险英雄任羊成、技术专家吴祖太等等。在红旗渠总干渠、青年洞,我们实地感受了人工天河的壮举,高耸的太行山麓上一股清流飘过,一块块石头堆砌的那么整齐、难以想象那是靠林州人民一双双手用钢筋水泥、铁锹、锤子铸成。在焦裕禄干部学院,我们学习了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聆听了魏善民老人几十年精心守护焦桐的感人故事,深深的被兰考人民对焦书记的久久怀念之情所感动。
正是有了红旗渠精神,才使林县人民始于悲壮,终于辉煌,用沾满鲜血的双手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丽诗篇;正是有了焦裕禄这样的好书记,才根治了久困兰考的风沙、盐碱和内涝三害,改变了兰考贫穷落后的局面;正是杨贵、焦裕禄公而忘私的精神,直到今天林县、兰考百姓还念念不忘他们,时时刻刻缅怀逝去的英灵;正是这种历久弥新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努力进取,奋勇前行。
二、传承红旗渠焦裕禄精神,做合格党员
走在英雄生活工作的土地上,听着英雄的感人故事,感受着英雄创造的奇迹,惊叹于红旗渠和焦裕禄精神的伟大,这种精神切实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也是党的传统、民族精神和人民实践的光辉结晶。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对合格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焦裕禄是合格共产党员的标杆,习近平同志在兰考缅怀焦裕禄同志时曾动情地说:“焦裕禄同志是一个很高很高的标杆,虽不可及,但我们要见贤思齐”。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只是一名县委书记、仅工作了475天,但他却让兰考人民至今念念不忘,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地位不用太高,一个人的贡献可以不大,一个人工作的时间也可以不长,只要这人心中有党、干事创业、勇于担当、扎根群众,实实在在为人民做事,人民就永远不会忘记他。红旗渠精神告诉我们,只要坚持群众路线、树立清风正气、率先垂范,就能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一个个奇迹。今天,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红旗渠焦裕禄精神,走出红旗渠人和焦裕禄那样的风采,走出红旗渠人和焦裕禄那样的踏实,做到永远心里想着群众、办事为群众、难事靠群众、好事让群众,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以红旗渠焦裕禄精神为指引,真抓实干
不同的时代背景会缔造不同的英雄人物,但其精神却是相通的、是永恒的。今天,我们学习英模事迹,除了感动、震撼,更多的是要以英雄的精神去激励自己,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当前能源监管面临新的挑战,任务艰巨。在遇到困难时,我们难免会泄气、甚至止步不前,缺乏敢于担当,迎难而上,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的精气神。在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担当”成了总书记反复推崇并身体力行的一种领导行为。他反复强调“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勇于承担责任”,“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他指出:“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焦裕禄、杨贵同志同样就是这样的典范。在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到沙荒、内涝、盐碱、风害严重和六十万亩庄稼绝收、三十万人民生存受到极大威胁的重灾区兰考县任职,不敢担当是不敢来的。林县严重缺水、交通不便、地方病肆虐、人民生活艰难,不能担当也是不会来的。可焦裕禄同志义无反顾地来到兰考,杨贵同志义无反顾地来到林县,因为他们具有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牢记自己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今天的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知比他们好多少倍,所面临的形势不知比他们强多少倍,我们没有理由干不好工作,我们没有理由成就不了一番事业。作为能源监管人员,学习红旗渠人焦裕禄精神,就要像他们一样,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挑重担,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断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恪尽职守,推进能源监管事业砥砺前行。
拂去泪水,铭记精神,追随英雄的足迹,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或许才是我们学习英雄人物的真正意义。